09月28 春捂秋凍不生雜病!“秋凍”適合你嗎 發布于 11:37 養生常識 作者: 新漁生物 0 條評論 0 贊 “春捂秋凍、不生雜病”。春天不要急于脫掉棉衣,秋天也不要剛見冷就穿得太多,適當地捂一點或凍一下,對身體健康有好處。“春捂秋凍”健康的養生經驗,適合你嗎? 查看全文
09月26 指甲是身體健康的晴雨表 發布于 10:54 養生常識 作者: 新漁生物 0 條評論 0 贊 指甲、手、耳朵、腳……這些對我們來說再熟悉不過的身體部位,有時會悄悄發生一些變化,其實它們是身體健康的晴雨表。中醫學認為,“爪為筋之余”,“爪”包括指甲和趾甲,是體內的筋延伸到體外的部分。 查看全文
09月18 睡眠規律 運動平緩:秋季養生防秋燥! 發布于 13:39 養生常識 作者: 新漁生物 0 條評論 0 贊 秋季是由熱轉涼,陽消陰長的過渡階段。《黃帝內經》載:“秋冬養陰。”意思是說,在秋冬兩季應當收養陰氣,以適應自然界陰氣漸長的規律,并為來年陽氣的生發打好基礎。 查看全文
09月07 白露時節話養生 發布于 10:20 養生常識 作者: 新漁生物 0 條評論 0 贊 白露,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五個,標志著孟秋時節的結束和仲秋時節的開始。白露是全年晝夜溫差最大的一個節氣。俗話說:白露秋分夜,一夜冷一夜。 查看全文
09月05 科學研究表明:小酌不怡情,一滴也傷身 發布于 11:14 養生常識 作者: 新漁生物 0 條評論 0 贊 “小酌怡情”這句話,喝葡萄酒抵御心臟病的祖母、喝啤酒安眠的老媽、勸酒的領導都跟我說過。他們中一些人會看到這篇文章,然后他們的心可能會碎——上個月的一項權威研究表明,只要飲酒,身體就會受傷,哪怕只是一滴。 查看全文
09月05 明代著名醫學家張景岳養生“三字經” 發布于 10:57 養生常識 作者: 新漁生物 0 條評論 0 贊 明代著名醫學家張景岳,名介賓,字會卿,景岳為其號,浙江會稽(今浙江紹興)人。一生懸壺濟世、著書立說,最終,集畢生心血,完成了64卷的《景岳全書》并流傳于世。 查看全文
09月04 45到59歲是“生命高危期”! 發布于 09:56 養生常識 作者: 新漁生物 0 條評論 0 贊 著名小品演員高秀敏,突發心臟病去世,終年46歲;著名美國歌星,邁克爾·杰克遜,因心臟病去世,終年50歲;著名相聲演員侯耀文,猝死家中,年僅59歲…… 查看全文
09月04 八個“腸”識讓腸道變年輕 發布于 09:41 養生常識 作者: 新漁生物 0 條評論 0 贊 你是否經常便秘、腹瀉、腹痛、痔瘡?是否體味加重,口氣難聞?起床是否覺得身體沉甸甸,什么都不想做?氣色不佳、皮膚缺乏光澤彈性,看起來憔悴?這很可能是你的腸道在抗議,你的“腸道年齡”已提前老化! 查看全文
08月28 五官顯出五臟病變,現在自查不晚 發布于 14:00 養生常識 作者: 新漁生物 0 條評論 0 贊 中醫經典《黃帝內經》曾提出:心開竅于舌、脾開竅于口、肺開竅于鼻、肝開竅于目、腎開竅于耳。這就表明,五官的功能直接反映了五臟的健康狀況,它們的一些異常變化也代表了五臟隱藏的病變。 查看全文
08月24 爭秋奪暑時 養生要滋陰潤燥 發布于 10:32 養生常識 作者: 新漁生物 0 條評論 0 贊 8月23日是處暑,是24節氣的第14個節氣。處暑的“處”是“終止”之意,處暑指“夏天暑熱正式終止”。俗語說:爭秋奪暑,是指立秋和處暑之間的時間,雖秋季在意義上已來臨,但夏天的暑氣仍然未減。 查看全文